WEBKT

Read Committed和Serializable隔离级别:那些让人头秃的并发问题案例

12 0 0 0

最近项目里遇到一个诡异的并发问题,查来查去,最终发现竟然是因为数据库事务隔离级别设置的问题!这让我深刻体会到,虽然Read Committed和Serializable这两个隔离级别听起来挺高大上,但真要理解透彻,并能灵活应用到实际开发中,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。

先简单回顾一下这两个隔离级别的区别:Read Committed避免脏读,Serializable避免脏读、不可重复读和幻读。说白了,Serializable的限制更严格,能保证事务之间绝对的串行化执行,而Read Committed则允许并发程度更高,但风险也更大。

那么,具体有哪些案例能体现它们的区别呢?我结合最近遇到的问题,以及平时积累的经验,来给大家分享几个:

案例一:不可重复读

假设有两个事务T1和T2,都在操作同一张用户表。

  • T1读取用户A的余额为1000元。
  • T2更新用户A的余额为1500元,并提交事务。
  • T1再次读取用户A的余额,发现变成了1500元。

这就是典型的不可重复读,在Read Committed级别下会发生。Serializable级别下,T1读取用户A的余额时,T2要么还没开始执行,要么已经结束,T1就不会看到T2更新后的数据。

案例二:幻读

还是T1和T2两个事务,这次操作的是订单表。

  • T1读取所有状态为“未支付”的订单。假设目前只有一条记录。
  • T2插入一条新的“未支付”订单,并提交事务。
  • T1再次读取所有状态为“未支付”的订单,发现多了一条记录。

这就是幻读,在Read Committed级别下同样会发生。对T1来说,仿佛凭空出现了一条订单,这在Serializable级别下是被禁止的。Serializable会对数据的范围加锁,防止新的数据插入到T1已经读取的范围内。

案例三:实际项目案例(电商系统)

我们项目是一个电商系统,用的是Read Committed隔离级别。有一天,用户投诉说下单后,付款成功,但是订单状态却一直是“未支付”。排查后发现,是由于并发量过大,两个事务同时操作同一订单,导致订单状态更新丢失。

这个问题在Serializable级别下可以避免,因为Serializable会保证事务的串行化执行,避免了数据更新冲突。当然,代价就是性能会降低。

总结:

选择哪个隔离级别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。如果对数据一致性要求非常高,那么选择Serializable是比较保险的,尽管性能会受到影响。如果对性能要求更高,可以选择Read Committed,但需要做好相应的并发控制措施,例如乐观锁或悲观锁,来避免数据不一致问题。

总而言之,深入理解事务隔离级别,对保证数据库应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。千万别小看这些看似简单的概念,它们可是能让你抓狂的bug源头!

数据库工程师老王 数据库并发控制事务隔离级别Read CommittedSerializable

评论点评